新声日记|2025级计算机1班李思淇:校园里的 “充电”与成长
距离踏入这所校园,已然快一个月了。从最初拖着行李箱站在校门口的茫然,到如今能熟门熟路地穿梭在教学楼与宿舍间,这段时光像被校园里的风,吹得饱满又鲜活。

还记得报到那天,志愿者们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 —— 他们帮我把沉重的行李搬到宿舍,还耐心地给我指引进校园的第一条路。就像那些穿红衣的身影,他们是我对这所学校的第一份温暖记忆。

这些天,我慢慢发现了校园的许多 “秘密角落”。有次傍晚下课,偶然走到一片草坪旁,夕阳把天空晕染成温柔的橘色,两侧的树木开着淡紫色的花,风吹过的时候,花瓣簌簌落在草地上。那画面美得让我忍不住停下脚步,原来校园的日落可以这么治愈。

校园的建筑是现代风格的,线条利落又充满设计感。我尤其喜欢教学楼里的一个中庭,圆形的建筑围合着几棵绿树,下雨天的时候,站在那里听雨声落在树叶上,看同学们匆匆走过的身影,有种闹中取静的奇妙感,就像最后一张图呈现的那样,是我课间常去的“充电小天地”。

路上的通信塔、整齐的路灯,都在默默支撑着校园的运转。我渐渐习惯了在这里的节奏:清晨在鸟鸣中醒来,白天在教室、机房上课,傍晚和新认识的室友在校园里散步,聊聊各自家乡的故事。

这一个月,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参加了社团招新的热闹活动,也在一次次迷路又问路的过程中,把校园的地图刻进了心里。偶尔还是会想念家里的饭菜,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在这片充满活力的校园里,我的职高故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