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讲堂

民艺讲堂2025年第3讲|新课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程序解读

8月29日下午,我校民艺讲堂2025年第3讲在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讲座聚焦“新课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程序”主题,特邀熊发涯教授作专题培训。校长曹绪东出席活动,全体教师参加学习。讲座系统解读了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框架与新版专业教学标准革新要点,为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供了权威指导。

01.jpg

△培训现场

讲座立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战略,深入阐释了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开发流程及主要特点。熊教授详细讲解了新版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变化:标准强化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教师数字素养框架等新要求;明确了中职、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的分层培养定位;并赋予院校在课程模块化设计、校本方案开发等方面更大的自主创新空间。

02.jpg

△主讲人:熊发涯教授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程序,熊发涯教授依据教育部《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详细解析了关键环节:以需求为导向的精准调研需覆盖政策趋势、行业需求及毕业生反馈三个维度;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职业能力图谱,提炼核心能力指标;课程体系重构遵循“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原则;方案的论证与实施须经过校企专家多轮评审等。讲座结合具体案例,清晰演示了方案编制的逻辑路径。

03.jpg

△培训现场

校务委员、教务处主任张后雄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全体教师需深刻把握国家标准的基准性要求与引领导向双重功能,将新版标准中的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素养培育等新要素融入教学实践,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