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题

学校"五虾闹鲇"表演队进入央视录播现场

20161230日,在荆州北门古城下,来自荆州的各类传统民俗文艺表演队齐聚古城玄妙观录制现场,为央视10台《东西南北中过大年》栏目组进行了荆楚民俗文艺的表演。荆州市创业学校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五虾闹鲇”表演队受邀参加了现场彩排。

未命名-1    “五虾闹鲇”俗称“虾子灯”、“玩虾子”,是在荆州流传多年在街头广场表演的一种民间彩灯舞蹈。2009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未命名-2未命名-3

荆州市位于江汉平原,境内江河渠道密如叶脉,270多个湖泊、十余座水库及众多塘堰星罗棋布,盛产粮棉油及鱼虾,被誉为鱼米之乡。广阔的水域,盛产鱼虾,基于对鱼虾生活习性和形态动作的长期观察和了解,人们扎制出形态生动、活灵活现的鱼形灯、虾形灯,并模仿鱼虾在水中游动追逐和离水后活蹦乱跳的形态动作舞动鱼灯、虾子灯,编制出了虾子灯舞并在年节喜庆时玩耍,“闹鲇”与“闹年”谐音,“五虾闹鲇”故有万物共荣迎新春,普天同庆闹新年之意。晚清时便已盛行于荆州了。

未命名-4未命名-5    虾子灯和鲇鱼灯均用竹篾扎制,用绸布裱糊装饰而成。“虾”身可弯曲,“鲇鱼”头、尾、鳍可摆动,造型十分生动。两人舞“虾”,一人舞“鲇”,共11人表演,以极具荆州地方特色的打击乐伴奏。“五虾闹鲇”表演时,锣鼓喧天,虾子满场欢蹦乱跳,鲇鱼在群虾中遨游腾跃,热闹非常,反映了人们对众生和谐共处的追求。“五虾闹鲇”极具浓郁的水乡气息和荆楚地方特色。虾子灯、鲇鱼灯造型生动,人灯融为一体,动物彩灯舞蹈形似、灵巧、流畅、优美的艺术特色十分突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未命名-6未命名-7未命名-8    荆州市创业学校“五虾闹鲇”表演队成立于2013年,是学校将职业教育与荆楚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学校对荆楚非遗技能进行传承的成功案例,至今已有4支表演队在荆州市各类活动中亮相,先后参加了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 会闭幕式、 中国文化遗产日(荆州会场)及各类民间主题活动的现场表演,在展现传统艺术的同时,也宣传了非遗文化,受到了各级政府组织和社会的好评。
未命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