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4天|礼仪润匠心——大赛志愿者培训纪实
当漆艺的流光遇上青春的底色,当草竹编的经纬交织少年的热忱,我们即将以志愿者的身份,与这场传统技艺的盛会共赴一场“礼仪之约”。
七夕初遇:从忐忑到从容的蜕变
“抬头挺胸,微笑时嘴角上扬15度”“引导手势要像展开的折扇一样自然”……第一次礼仪培训课上,老师的话让我们这群“萌新”志愿者面面相觑。
原以为志愿服务只需热情,却不知一举一动皆承载着大赛的文明底色。
从站姿到步态,从仪容仪表到语言规范,我们反复练习着“双手递物”“侧身指引”等细节。起初连穿高跟鞋都摇摇晃晃的我们,
如今已能身着统一志愿服,如青竹般挺拔地立于模拟赛场旁。老师笑称:“你们现在连发丝都透着荆楚礼仪的风骨。”
共情:当青春邂逅匠心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志愿者服装的袖口绣着云纹吗?”培训老师的提问让我们陷入沉思。原来,这纹样取自楚绣中的“祥云纳福”,
寓意以传统之美装点服务之诚。 我们的礼仪不仅是服务,更是对匠人精神的致敬。
启程:以礼仪之名,赴工匠之约
4月23日,七大工艺赛场即将绽放异彩。此刻的我们,已褪去青涩,成为—— 行走的荆楚名片:从发髻到裙摆,细节处皆是文化自信
无声的文明注脚:一个引导手势、
一句方言问候,让八方来客感受“惟楚有材”的待客之道; 技艺的青春护盾:用严谨的流程守护每件作品的安然,以敏锐的观察助力赛事的流畅。
志愿者说“以前觉得礼仪是束缚,现在才懂它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当我用楚式揖礼迎接嘉宾时,仿佛触摸到了千年文明的脉搏。”
4月23日,让我们以礼仪为舟,载匠心远航。这场青春与传统的双向奔赴,等你共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