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党群部校园风采系列报道之国学经典进课堂

久违了——《弟子规》未命名-1

旧时蒙学书中,最流行的当数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明代著名理学家吕坤曾说:初入礼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文理。而与三、百、千相媲美的蒙学书便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撰写的《弟子规》,是当时最通行的蒙学课本,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
   
《弟子规》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朗朗上口;先为总序,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是圣人对学生的训示:首先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其次要对自己谨慎约束,对人诚实可信,博爱民众,并亲近有德行的人。做好了这些,如果还有余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似可一言以蔽之:先学做人,后学做文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相当一个时期,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却不见了《弟子规》的踪影,以至于近一两代人中相当一部分人竟不知《弟子规》为何物。

未命名-2    近年,国家要求国学经典进课堂,《弟子规》理所当然堂而皇之地列入其中。荆州创业学校国学经典诵读班又开始诵读了。
         
这不,在学校非遗传承院展厅,师生身着洁白的弟子服,双腿盘屈,手执简册,正襟危坐,济济一堂,以敬畏而圣洁之心,专注而虔诚之态,字正腔圆地诵读着《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