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部校园风采系列报道之毛晓宇
先进不再被冷落
毛晓宇,在他的少年时期,曾几次站在高高的颁奖台上,一本本荣誉证书庄严地送在他的手中,一枚枚荣誉奖章端庄地挂在他的胸前,镁光灯在他的面前不停地闪烁;他也曾擎着省农运动会的火炬,奔跑在荆楚大地上,多少目光聚光灯一般地注视着他,追索着他……

中考后,为了陪同他为其推过五年轮椅的下肢残疾同学易江龙,他毅然放弃普高,来到创业学校。在偏僻而宁静的校园里,他依旧一如既往、默默无闻地推送易江龙,但从此他也远离了媒体的镜头。
今年春开学初的一天,创业学校校园里,樟树飘洒着清香,杨柳绽放着嫩绿。在学校东西校区通道上,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一个清瘦俊朗的青年满面笑容地推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同学,春日的晨曦泼洒在他的脸庞上,显得格外俊美。当这种情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姿态闯入我的视野后,我便旋即了解他与轮椅上同学的关系。当得知“非故非亲”并已推送了六年时,我顿时觉得他瘦弱的身躯突然变得强壮起来,形象愈来愈高大,甚至像一座山峰屹立在我面前。瞬间,雷锋的幻影闪过我的脑际。咳!他不就是活脱脱的雷锋吗?
于是,我开始了对他的采访,并很快形成了《当代雷锋毛晓宇》一文。尽管此前,我并不知道他头上曾有过那些光环!
当我将他的“美德”推上校园新闻平台时,校园沸腾起来了——过去的视若无睹者惊诧了,过去的侧目而视者正视并敬佩了,过去的袖手旁观者搭手了;

毛晓宇的行为再次激起新闻热,又一次印证了法国雕塑艺术家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而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许某一天,我,我们又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生活中的美。
这件事又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古希腊画家阿波雷斯和德国画家雕刻家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列,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只有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和美德心灵结合起来,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如此看来,毛晓宇应为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