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管理

校园卫生通风、消毒制度

为做好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荆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消毒工作实施方案》和《消毒剂使用指南》(国卫办监督函〔2020〕147 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成立工作专班

由后勤处牵头、学工、保卫、医务室、护理专业配合组成卫生消毒工作专班。

二、配药地点和配药消毒人员

1. 按区域划分配置固定消毒池。10号男生公寓东侧靠近围墙处。

2. 后勤建立消毒池消杀工作指南、值班安排表等。

3. 后勤设置专岗,配备专人,负责配药分装。由田小平负责。

4. 各部门、系部指定专职人员到配药点领取消毒药水。

三、配药消毒人员岗位职责

1. 掌握各种常用消毒药物的使用方法及用途。

2. 掌握各种常用消毒药物浓度的配制比例。

3. 了解各种常用消毒药物的适用范围。配药消毒过程中要注意自身防护,戴口罩穿工作服。

4. 负责领取、存放、使用各种消毒药物,并做好配药消毒用量等记录。

四、消毒工作流程

1. 在消毒前,应检查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保护用品,做好准备工作。

消毒人员到达消毒场所前,穿好隔离服、戴上口罩、帽子防护眼镜、一次性乳胶手套等。

2. 仔细了解所在消毒场所使用的生活用品和物品,应注意收藏。

3. 消毒前应关闭门窗,1小时后开窗通风,再过1小时后方可进入。

五、消毒时间与防疫区域

级区域:门房、公厕、垃圾场、垃圾桶,运动场、篮球场、道路、停车场、绿化带。每日一次全面消毒,早上 7 点 30 分以前完成。

级区域:食堂、公寓宿舍、教室。其中食堂每月一次全面消毒,教室、宿舍内外每周一次室内地面消毒。

级区域:办公室、实训室、会议室、工作室、教职工宿舍、社会经营单位。每日一次地面消毒。上午 8 点左右完成。

六、消毒部位

1. A 级区域:地面、墙面、走廊、地面表面、树草叶面、便槽、垃圾桶内外等。

2. B 级区域:电梯、器具、加工台、水池、地面、墙面、天花板、桌凳、门窗、门把、楼道、楼梯扶手、走廊、公共洗手间。

3. C 级区域:地面、墙面、公共洗手间、楼道、楼梯扶手、走廊、阳台等。

七、消毒注意事项

1. 食堂各类用具使用前必须用清水擦拭。

2. 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的消毒。

3. 雨雪天气不开展外环境消毒。

4. 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消毒。

5. 不直接使用消毒剂(粉)对人员全身进行喷洒消毒。

6. 不对水塘、水库、人工湖等环境中投加消毒剂(粉)。

7. 不在有人条件下对室内空气使用化学消毒剂消毒。

八、消毒区域责任界限和相关区域督导安排

(一)消毒区域责任界限安排

1. 学生公寓室内及公共区域由学工处干事负责消毒。

2. 学生教室由学部自行组织消毒。

3. 学校公共区域、教学楼(含东西校区,三中)由后勤负责派专人消毒。门房由保安公司值班人员消毒。

4. 学校食堂由食堂管理组负责派专人消毒。

5. 物资配送单位、食堂、学校超市、小吃店、奶茶店、快递中心等社会经营机构,各自安排专人消毒,并将每天消毒现场发视频截图到分管物业主任的微信。

6. 隔离室由护理系部负责消毒。

7. 学校各部门办公场所由各部门负责。

8. 学校返校前学校所有区域消杀卫生工作由后勤负责。

(二)相关区域督导安排

1. 相关责任部门按照后勤处安排的相关消杀时间任务表进行消毒。

2. 学校各部门办公场所、学生公寓公共区域和宿舍内外、学生教室内外、教学楼、隔离室、学校食堂、校园道路、社会经营机构等消毒区域,由各自部门区域主管负责,各自部门区域主管完成日工作消杀消毒工作截图及报表发送到指定的消毒督导检查微信群。

3. 建立以后勤处牵头的督导检查机制。建立相关部门相关区域责任督导汇报机制,后勤处负责各自区域消毒工作检查,并实行即时点评。

九、防控物资储备

1. 后勤处采购组做好必备疫情物资 84 消毒液或二氯异氰尿酸钠、防护服、口罩、体温枪、一次性手套、消毒工具的采购或储备。

2. 后勤处做好疫情物资管控与发放制度,确保开学疫情物资用量保障 14 天以上。

十、清洁卫生

1. 后勤物业组保洁员负责学校公共区域、宿舍公共区域、公厕、场地垃圾桶清理卫生工作,每天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清理,并将所有垃圾及时运到垃圾场,垃圾场责任人要与新一线公司配合及时清运出当天垃圾。

2. 物业组负责人必须每天检查校园宿舍内卫生状况,做好图片或文字记录。

3. 物业组采取垃圾分类,学校收集,环卫运输处理等方式进行学校生活垃圾集中处置。

十一、做好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价

要确保消毒效果,做好消毒质量控制。所用消毒产品要合法有效,并严格遵循产品说明书使用。要根据消毒对象的特点,选择可靠的消毒方法及消毒剂量,采取必要的检测手段,确保消毒效果。